新闻中心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上海生农:每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总产值的12%

2016-05-03 10:54:30 董玉 南方农村报 点击数:

2016年4月14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组织的“2016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委员会采编活动上海行”来到了全球最大戊唑醇原药生产企业,中国戊唑醇原药出口量最大、制剂产量最大企业--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生农),并和上海生农董事长毕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31.pic.jpg

座谈会现场

每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总产值的12%

上海生农是一家科研型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强,每年的研发资金投入占公司总产值的12%,比国外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都要高。这与上海生农的创始团队分不开。

2.pic.jpg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毕强

毕强是原上海农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是华东理工大学聘请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企业)导师。2001年,他抱着“做一个创新农药上市公司”的梦想离开了上海农药研究所,  2002年组建了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正是基于这样的科研基因,自创建以来,上海生农以科研为先导,自主研发新产品,先后承担了10项国家级项目,并发了我国自主创制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据了解,环氧虫啶杀虫谱广、药效高、无交互抗性,对作物无药害、低毒、低残留,与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相反,对抗吡虫啉的飞虱有良好防效。环氧虫啶具有全球知识产权,已在全球31个国家申请专利保护。

上海生农还拥有多个国内首家登记产品,如“顺式氯氰菊酯”水乳剂登记、氰氟草酯原药和制剂登记、80%四聚乙醛制剂登记和吡丙醚及其制剂大田用药正式登记。截至目前,上海生农是国内唯一一家取得了吡丙醚大田使用的原药登记证的企业。

除了做创新农药,生农生化还关注、跟踪国外专利即将过期产品。除重视科研之外,生农生化还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目前,生农生化已申请发明专利41项,拥有发明专利13项、外观专利1项、注册商标60个,被评为“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

4.pic.jpg

参观车间

谈及上海生农在科研和创新产品上取得的成果,毕强表示,这与公司的研发投入分不开。“2015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总产值的12%。”

开放共享 重视合作

许是因为学者出身,相比起同行之间的相互竞争,毕强更重视企业间互相的合作和共享,而这也正是上海生农的经营理念。

成立14年来,上海生农无论是在生产、科研、销售,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与同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生农生化已与杜邦在杀虫剂、杀菌剂加工分装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产品“康宽”、“阿砣”、“可杀得三千”等均由生农生化生产分装;与先正达建立了部分合作关系;与陶氏益农在除草剂加工分装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工厂设有陶氏益农专用车间;与印度联磷建立了加工分装长期合作关系;与做专用肥料的挪威雅苒建立了分装合作关系;与富美实建立了全球作物保护创新发展联盟。在科研上,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农科院植保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加强产品创新。在销售上,与济南中科建立了战略联盟,长期合作。

现阶段,经济大环境下行,农化行业发展困难,毕强认为,我国农化企业应该抱团取暖,共同推动我国农化行业的发展。“只有行业发展成熟了,企业才有发展活力。”他还表示,企业间的竞争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合作,是互相学习。“我们对合作没有设限,不论在哪个方面,能合作就合作。”

公司目标:2017年上市

由于是科研型企业,上海生农非常重视产品研制和创新,但在销售团队的建设上,生农并不擅长。成立之初,上海生农只做最擅长的产品开发和生产,不涉及销售。之后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和产品的日益成熟,生农才建立了销售队伍。即便如此,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目前生农的销售人员规模还相对较小。“我是科研出身,不太懂销售,但未来销售这块还会加强。”毕强说。

上海生农如今是中国农药百强企业,产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原药、制剂产品,原药出口20多个国家,制剂产品行销全国各地。但上海生农并不满足于此。鉴于我国土壤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上海生农开始将眼光投向土壤修复,并为此推出了3款水溶肥。这些水溶肥在增强作物抗逆性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微域生物环境,从而营造健康的根系生长空间,促进被土壤固定养分的有效释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谈及未来,毕强表示,目前生农代加工业务占比超过自有产品,生农也在转变战略,力争2017年前,自有产品占比超过代加工分装产品。未来生农会加码高端水溶肥料,农药和肥料将会齐头并进发展,没有主副项之分。“我们还会积极与资本市场对接,计划2017年将公司运作上市。”

 

 

 

.